「每個想要創業的人都曾有過那麼一刻,」《Discovery》傳播公司創辦人約翰‧亨德瑞(John Hendricks)說:「那個想法在你腦子裡盤旋好幾個月,而且牽動了你所有的想像力,讓你怎麼也放不下來,非得做點什麼才肯罷休。」
他指的是那個潛藏心中已久的創業點子:要是某一個有線頻道,只播放精彩的紀錄片,探討科學、歷史、醫學各種主題,資訊豐富又有娛樂價值,不是很棒嗎?。他想,或許還有觀眾像他一樣有「知識癡迷症」!要是在生活中發現了有趣現象,卻無法理解發生原因,就會掛念這個問題,一直要到找出答案了,內心才會恢復平靜。
為了實現自己的願景,亨德瑞雖然是電視圈門外漢,卻展現出過人的自信,他把所有能入手的相關資訊都讀遍了,舉凡有線電視、衛星通訊、內容採購、企劃案規劃等等,無一遺漏。這股無法澆熄的炙熱火焰,最後竟然真的讓 Discovery 頻道上線了。
不過,創業家都知道,達成夢想之後,還會有更多現實問題接踵而來。果然,頻繁出現的資金缺口就令亨德瑞頭痛不已。他在人脈引介下,邀請有線電視業界備受推崇的領袖鮑伯‧邁倫(Bob Miron)到一家中式餐廳洽談投資事宜,希望邁倫能一次挹注兩千萬美元,挽救瀕臨破產的Discovery 頻道,更重要的是,假如這份總承包協議談成功,公司能夠專注於節目規劃,不必再為籌資奔波。
一張餐巾紙,成了Discovery的成功關鍵
邁倫在電視業打滾多年,對於組織經營、節目編排等等面向都瞭若指掌。他一邊和亨德瑞談著,一邊從隔壁的空桌子上抓起一張餐巾紙,然後從西裝口袋裡掏出一枝筆,開始記下頻道的每一項開支與營收。結果發現,頻道每個月運作成本約需一百萬美元,但是收入卻不到七萬五千美元!這意味目前的經營模式必須有所調整。
邁倫仔細計算之後,詢問亨德瑞:「你需要接觸兩千萬個收視戶,每戶收取五美分訂閱費,辦得到嗎?」亨德瑞這才明白,原來列出精確的數字,有助於直擊問題核心,釐清組織未來的改革方向。
邁倫逐一列出各家有線電視公司的收視戶數量,也就是有線電視產業的總規模,進一步推估Discovery頻道能從各公司獲得多少收視戶、分到多大的餅,藉此印證他提出的獲利目標是否可行。
最後,邁倫將目光從餐巾紙上移開,望向亨德瑞:「觀眾會希望家裡有Discovery頻道,即使他們不看,也會說自己看了。因為這個頻道有一種『有益身心』的特質。」他再次端詳餐巾紙,彷彿在最後確認自己的計算沒錯,接著再度抬起頭來:「我想我們可以做到。」「我願意投資。」
一個正確的願景,再加上詳細而具體的數字評估,Discovery頻道終於順利爭取到資金擺脫困境。它沒有讓投資者邁倫失望,多年以後,Discovery頻道在美國收視戶突破一億戶,海外收入達四億,年營收四十億美元,邁倫還在Discovery會議室裡打趣地說:「當初應該留下那張餐巾紙的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