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孫子兵法的影響

  一、對當時的影響

  吳王闔閭稱:"子之十三篇,吾盡觀之矣。"表示他對孫武作品的欣賞。吳王知孫子能用兵,拜為大將。孫子以三萬兵,西破強楚二十萬兵,北威齊晉,顯名諸侯。因《孫子兵法》的關係,孫武被人譽作"兵聖"。

  二、後世影響
  1、軍事方面

  《孫子兵法》中討論了一些軍事學的重要問題,言簡意賅地闡述了基本的軍事思想。

  此書對中國古代的軍事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,被奉為兵家經典。它是中國古代軍人必須研讀的一本軍事著作,許多著名的軍事家都對此書作過註解。自公元600多年左右,《孫子》被翻譯成許多不同語言,開始流傳到世界各國。最初書版被帶到日本,及後至東南亞,再至西方各國。日本便有不少研究《孫子兵法》的學會、協會和俱樂部。當中,英國曾翻譯了共8個版本。 1772年,法國人的《孫子兵法》翻譯版中,在扉頁上傳:"凡欲成為軍官者,都必須接受以本書為主要內容的考試。"[5]

  在許多國家的軍校中,《孫子兵法》為學生的必修課程。波斯灣戰爭中,每位美國軍隊軍官曾被髮放《孫子兵法》為讀物。英國軍事理論家利德爾·哈特感稱:"在《孫子兵法》中,把我20多部著作所涉及的戰略和戰術原則幾乎包羅無遺。"

  (1)、劉伯溫

  明朝軍事家劉伯溫的《百戰奇略》包含孫子兵法。孫子:“知己知彼,百戰不殆”,“故知戰之地,知戰之日,則可千里而會戰”。劉伯溫:“凡興兵伐敵,所戰之地,必預知之。師至之日,能使敵人如期而來,與敵則勝。……知戰之地,知戰之日,則可千里而會戰。”

  杜牧註孫子《用間篇》:“不知敵情,軍不可動;知敵之情,非間不可”:劉伯溫:“凡欲征戰,先用間諜,覘敵之眾寡、虛實、動靜,然後興師,則大功可立,戰無不勝。”

  (2)、毛澤東軍事思想

  毛澤東的軍事思想融匯著孫子兵法。孫子曰"兵者,國之大事,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,不可不察也"。不僅是既存國家政權的保衛和維護需要兵,一個政權的推翻,一個國家的創立也需要兵;毛澤東的名言"槍桿子裡面出政權"是孫子這一條原理在奪取政權方面的演繹。

  孫子:"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"--毛澤東:"集中優勢兵力、各個殲滅敵人"。

  孫子:"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"--毛澤東:"敵來我走,敵駐我擾,敵退我追"。

  孫子:"其疾如風"--毛澤東的運動戰。

  2、其他方面

  韓非子裡面也有提到孫武的故事(但韓非的故事僅支持其論點,未必真實發生):某天吳王問孫武:"什麼人都可以用兵法訓練嗎?"孫武答:"可以。"於是吳王把他的後宮佳麗全部交給孫武,要他練出一支娘子軍。

  這批娘子軍起初只認為吳王是戲謔,在校場上嬉鬧。孫武為了建立軍紀,於是把帶頭的,也是吳王最寵愛的妃子當場斬首,其他佳麗於是震懾著孫武的軍威,建立起軍威,任憑孫武指揮。

  《孫子兵法》的思想影響超越軍事應用,實際上是博弈策略的經典著作,如在棋藝對壘或運動競技方面。 《孫子兵法》不僅在世界軍事領域發揮著重要的影響,對政治、經濟、商業、人事管理和市場策略等方面與博弈有關的領域有指導意義。

  2001年,何炳棣提出"老子辯證思維源於孫子兵法"的說法。

  法國談論日常生活戰略的Micheal de Certue,在《日常生活的戰略》一書,也提到要讀中國的經典《孫子兵法》與《易經》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孫子兵法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虎哥汽車 ® 的頭像
    虎哥汽車 ®

    虎哥汽車 ®

    虎哥汽車 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